当前位置: 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0-07-08
为全国性人民团体,中国福利会充分认识新时期的历史方位和社会责任,保持事业发展的前瞻性、行业领域的先进性,完善“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工作格局,成为党和国家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事业领域涵盖妇幼保健、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儿童戏剧、少儿出版、老年福利、公募基金等八大版块。为全国性人民团体,中国福利会充分认识新时期的历史方位和社会责任,保持事业发展的前瞻性、行业领域的先进性,完善“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工作格局,成为党和国家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事业领域涵盖妇幼保健、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儿童戏剧、少儿出版、老年福利、公募基金等八大版块。
妇幼保健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由宋庆龄于1952年亲自创办,是一所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始终遵循“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办院方针,坚持“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宗旨。
近年来,国妇婴年门诊量突破12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年手术量3万余例,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指标维持在国际领先水平,产科急危重症病例抢救成功率100%,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大于98%。
国妇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PGD(上海唯一一家)、NIPT临床应用试点单位,诞生了上海市首例全基因组筛查PGS健康婴儿。
学前教育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中福会幼儿园由宋庆龄于1949年创办。60多年来,幼儿园始终秉承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宗旨,认真实践“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园方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连续多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是上海市首批示范性幼儿园。
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创建了“幼儿园生存课程”,提出“学生活”“学学习”“学做人”的“三学”要求。近年来,幼儿园根据现代社会、科技、教育发展新成果,致力于幼儿核心素养培养,提出“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且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的办学理念,其制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节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课程。
(江湾园区)
(康桥园区)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中福会托儿所1950年由宋庆龄亲自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质量一流的国际化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
本着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的教育思想,托儿所以追求优质早期教育服务为己任,提出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好问乐思善言,文明知礼守纪,视野开阔多元”幼儿的目标,形成了保教并举的健康教育特色,成为涵盖0-6岁婴幼儿全程化学前教育的园所。
托儿所积极贯彻中福会“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工作方针,在儿童营养、低龄早教和幼儿情绪发展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近几年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出版书籍18本,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团体的实践基地。
宋庆龄幼儿园
宋庆龄幼儿园于1991年创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共青团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内藤国际育儿奖、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上海市首批优质示范幼儿园等荣誉。
宋庆龄幼儿园秉承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培养幼儿具有宽阔的胸襟、活跃的思维、好学的态度、开拓的国际视野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长期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健康成长规律的优质早期教育,取得显著成果。来自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幼儿共同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园里,被誉为“小小地球村”。
宋庆龄幼儿园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教育精髓,吸纳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用爱凝聚团队,积极推进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教育
上海宋庆龄学校
上海宋庆龄学校由中福会创办,地处上海赵巷特色居住区,是一所具有“学生情怀、中国情结、国际视野”,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示范性国际学校。
宋庆龄学校为十二年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现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学生与教师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宋庆龄学校坚持宋庆龄先生“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富于创造、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幸福家园。
作为一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研究院式”的学校,宋庆龄学校遵循“尊重与要求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设置了丰富、多元、平衡且富有挑战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博爱精神、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世界优秀公民。
宋庆龄学校与英国哈罗公学、美国普纳荷学校、美国威斯利安女子学院、上海日本人学校等国际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与研究的关系,是中国与世界交流教育理念和经验的重要窗口。
中国福利会发展研究中心(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中国福利会教师教育发展中心)
中国福利会发展研究中心(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中国福利会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从事0-16岁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福利的专业机构,集科学研究、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示范推广为一体。
中心是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指定机构,开展多层次国际、国内师资培训研讨活动。
中心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实践应用,突破领域传统,创新采用多通道、多维度注意任务和系统自动记录设计,独立研发了3-6岁儿童视听注意力综合评估工具,应用效果得到专业领域及家庭认可。
中心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服务需求,通过“家长训练营”及“春兰计划”——上海外来建设者服务项目,为广大家长和众多家庭提供针对性指导培训,为构筑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校外教育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福会少年宫由宋庆龄亲自参与制定方案、选定宫址,由毛泽东主席题写宫名,并于1953年创办,是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群众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全国一级一类(示范)少年宫,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及各届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少年宫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素质教育,开设近百个艺术、科技、人文等兴趣小组项目,年均开展主题活动300余场,活动覆盖面近40万人次。“流动少年宫”年均服务贫困地区少儿和随迁子女达2万人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闻名遐迩的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由宋庆龄创办于1955年,6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众多名人和艺术家,接待了众多外国国家元首、政要等来访,并应邀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宋庆龄栽下的“和平外交之花”“中国小大使”和“上海城市名片”。
中国福利会儿童教育传媒中心
中福会儿童教育电视制作中心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拍摄及制作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艺术影片。
电视中心在创建初期就成功拍摄大型纪录片《艺术摇篮曲》、儿童剧《状元村的孩子们》《芒芒和他的朋友》《哈雷哈雷》《但愿立刻幸福》等优秀儿童影视剧作品。
今天,电视中心焕发出新的活力,贯彻中福会“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办会方针及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承前启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环境,建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阵地,创作符合当代价值观及艺术审美的视觉作品,在指导少年儿童教育及母婴保健等领域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上海国际和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和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为中福会全资公司,秉承宋庆龄“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宗旨,遵循“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方针,整合中福会优质资源,发挥平台功能,在儿童教育文化和创意产业研发等领域构建平台,创新服务。
2013年起运营的和平鸽学龄前教玩具研发及标准化建设平台,面向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建立起这一细分领域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已建成线下展示与体验中心、线上展示等平台。
2016年,承办由中福会、静安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少儿生活方式展,开启了国内少儿生活方式类展览的先河。
儿童戏剧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由宋庆龄于1947年创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公益性、教育性的专业儿童艺术院团。
70年来,儿艺剧院创作了近400部题材各异的儿童剧目,累计演出19000余场,观众达1600多万人次,《马兰花》《小足球队》《童心》《雁奴莎莎》《白马飞飞》《享受艰难》等经典剧目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并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狮奖及全国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
近年来,儿艺剧院年平均创作3-4部新剧目,演出20多台剧目,年演出场次超过330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足迹遍布国内大部分省市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举办了九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
儿艺剧院目前拥有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马兰花剧场和微剧场等3个剧场,为国内外优秀儿童剧目提供展示平台,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少年儿童艺术观赏和国际交流的重要舞台。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汽荣威儿童文化中心)秉承“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致力于为孩子们呈现最优秀的演出内容以及最佳的艺术体验。儿艺剧场每年接待超过100,000人次观众,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鲸鱼剧场”。
儿艺剧场坚持“演出公益化,运作市场化”的运营思路,努力打造上海特色国际视野儿童演艺交流中心和艺术教育平台。引进海内外优秀儿童剧,在国内首次尝试将所有演出剧目按照儿童年龄分级,为各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观演服务。
儿艺剧场于2015年推出了首个原创系列节目“爸爸妈妈的童年记忆”,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儿艺剧场推出全新原创系列《宝贝,来看戏》,向少年儿童普及推广中国传统剧种,通过舞台互动、经典唱段演出、戏曲导赏等形式,让小朋友们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少儿出版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有限公司
1950年,宋庆龄创办了儿童时代社。2002年,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成立。2007年,两社合并组建集书、报、刊出版于一体的综合性出版社。
在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指导下,出版社力求打造“专、精、特、优”的出版品牌,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2015年以来,中福会出版社共编辑出版图书1000余种,涉及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科学知识和宋庆龄思想研究等内容。
出版社大力推动图画书原创工作,作品《我有一盏小灯笼》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十二届“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牙齿牙齿扔屋顶》获第四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佳作奖。
老年福利
上海中福会养老院(中国福利会老年福利发展中心)
上海中福会养老院(中国福利会老年福利发展中心)地处上海青浦城区,总占地3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65%。
养老院在为住养老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方位、持续性生活照护、医疗康复和科学饮食等基础性养老服务的同时,尤为重视高龄群体的晚年文化生活品质。建院以来,根据老年人身心特点,开展了颇具特色的老年文艺、怡情养生、银龄学习、思想交流、群体康复类主题小组近20个。同时,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模式,以进一步满足住养老人对优质精神生活的需求。
作为中福会旗下唯一一家老年福利机构,养老院荣获“三级养老机构”“中国5A级社会组织”、全国“最佳养老院”“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健康单位先进”“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是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公募基金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是由中福会发起,于1986年成立的一家公募基金会,始终秉承宋庆龄公益慈善精神,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基金会倡导规范、透明、高效的公益项目运营理念,重点关注妇女儿童的需求,在妇幼保键、助学助教、儿童文化等方面设立了多个项目基金,足迹遍布全国。
基金会与中福会系统各单位紧密联动,资源整合,创设了多个呼应社会需求的公益项目。“宋庆龄爱心书库”坚持多年向贫困地区儿童赠送优质读物,“母婴平安”项目使二十多个省市的数十万婴幼儿获益,被边远贫困地区百姓誉为民心工程,“农民创业接力棒”项目鼓励受助农户获益后再帮助其他贫困留守儿童家庭,以此接力爱心。
变革发展中的基金会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公益机构,借助自身优势,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积极拓展国际间的项目合作与交流,迄今已同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创立近40个公益基金、上百个公益项目。
©版权所有:上海国际和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